曲玥:就业压力成因与稳就业

2023-01-05 A- A+

结构性失业的根本在于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结构以促成劳动需求和供给方的匹配, 然而一般性的做法在短期难以有效发挥显著作用。

结合经济发展阶段不可避免的中长期结构性矛盾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等周期性问题,当前我国就业形势复杂、就业压力巨大,劳动力供求矛盾仍然突出。一方面新成长劳动力、登记失业人员、大学毕业生等群体规模较大,另一方面经济和主体的活力尚需逐步恢复,企业用工需求总体偏谨慎,此外劳动力的人力资本供需结构严重不匹配。在稳就业方面,化解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成为重点难点问题,大学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成为就业问题突出的重点群体。化解就业压力需同步实施缓冲性的短期举措与根本性的长期对策。

一、当前就业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发展阶段面临的就业挑战

我国的经济发展特征和人口态势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劳动力供求关系转变迅速。在劳动供给侧的数量方面,生育率放缓、老龄化加速,人口和劳动力式微;在质量方面,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显著提升,人力资本构成多样且复杂。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劳动的供给和需求方在数量上都有所缩减,但构成更加多样复杂,劳动力供需匹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且复杂。

在发展阶段方面,我国即将步入高收入阶段,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产业结构快速变迁,传统劳动力与新形式就业两者间的替代和创造并存。从群体上看,青年失业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群体,在劳动力市场表现出更多的脆弱性,人力资本较高的大学生群体,其就业困难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人力资本积累和长期职业发展。从复杂性上看,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迅速转换的时期,已经表现出很多重大的结构转变特征,包括过去一段时期新冠疫情等周期性因素在内的长期影响可能会深化就业结构矛盾。

解决结构性失业的根本在于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结构以促成劳动需求和供给方的匹配,然而一般性的做法在短期难以有效发挥显著作用。在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除体现了群体间差异,其形态和特征更加复杂多变。把握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具体群体性特征和复杂形态,有助于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化解。

(二)就业问题的具体表现

从具体就业状况上看,一方面制造业用工荒,实体经济的劳动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大量具有较高人力资本的劳动力不能匹配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是典型的就业结构性矛盾的体现。当前青年失业率仍然处于高位,2023年即将迎来更大规模的高校毕业生,无疑将对当前就业形势带来更严峻的考验。

在劳动供给方,16-24岁青年群体的失业率长期保持高位。国家统计局自2018年1月开始公布城镇调查失业率,受摩擦性、结构性、周期性因素的综合影响,2022年,16-24岁人口的青年失业率高位运行的时间明显大幅提前,并于7月到达顶点19.9%,后仅略有回落,12月仍然在17.1%。2023年预计大学毕业生1158万,再创历年新高,大学生就业预期更加困难。

与此同时,从经济发展也即劳动需求方来看,制造业则面临用工荒,这不仅影响当前的实体经济发展,更对未来的创新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制约。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正处于关键阶段,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和创新经济的形成急需与转型相适配的技能劳动力,长期用工荒必然挫伤经济发展的持续动能。

二、就业压力的根源:结构性问题叠加周期性影响

(一)以青年大学生为代表的就业结构性问题

16-24岁群体的失业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青年失业率开始长期偏离主要就业群体的长期均值水平,部分青年劳动者可能陷入长期失业的困境。每年7至9月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集中的时期,青年失业率也在这一时期高企,随后开始回落,意味着大学毕业生构成了青年失业的最主要群体。

大学生就业问题复杂性体现在同时受到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的叠加影响。以往以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失业大多具有摩擦性失业的特征,即在毕业季失业率升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力市场上供求信息逐步得到消化,青年失业率就会逐步下行。但如前所述,目前青年失业率长期上扬的趋势已经形成,短期的摩擦性失业有可能越来越多地转换成长期失业。大学生面临的长期更深层失业类型是结构性失业,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与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对劳动力人力资本和技能需求快速变化。然而,虽然当前高等教育取得显著发展,但课程体系和教育质量与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大学生技能水平与岗位技能需求之间的不匹配矛盾突出。

大学生是人力资本较高的群体,其就业不充分或长期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率损失更大,对个人而言,其长期脱离劳动力市场,导致其失去“干中学”提升人力资本的机会。在劳动力市场总体供求关系趋于紧张的情况下,就业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

(二)周期性冲击加剧就业的结构性问题

包括新冠疫情在内的国内外各项周期性因素对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已经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引起的就业风险既有总量波动的风险,也有结构性失业风险,不仅体现在对当前就业水平产生的冲击,也会加速就业结构转换,并引致部分结构性失业。过去一段时期疫情造成的就业损失来自于第三产业停止经营活动造成的就业损失和第二产业复工延期造成的就业损失两方面,其中对第三产业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造成的冲击更大。另外,这样的周期性就业冲击将加快原本就已存在的结构调整,加速新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模式的转换,并对外向型经济产生冲击。

根据经济普查数据对中国就业结构的长期趋势变化的分析结果,制造业等第二产业已经出现就业岗位净损失,制造业损失的岗位完全依赖第三产业创造的岗位弥补。此次疫情爆发后,大多数企业由于人员流动困难难以复工,已经加速了部分企业以机器替代劳动的行为。一旦制造业等部门的“机器换人”措施使损失的岗位增加,而第三产业因疫情严重受损的部门难以有效恢复经营活动,结构性失业将会增加,并推动总体失业率上扬。在当前失业统计体系中很难涵盖小微企业,受冲击较大的中低收入群体的失业很可能被低估。

三、解决就业问题的着力点

当前劳动力的供求矛盾仍然突出并复杂,其中结合了中长期的结构性矛盾和各方面周期性问题。包括疫情在内的周期性因素的后续影响可能加速就业结构转换,并引致部分结构性失业。与此相对应解决就业问题的三个着力点为:

(一)改善教育质量、加强人力资本匹配解决结构性问题

在结构性失业问题方面,中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变迁迅速,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如何与这些变化匹配,成为就业的深层结构性问题。通过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和扩大高等教育,我国有效持续的人力资本积累为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当前教育的相关顶层设计仍然薄弱,教育与未来经济发展以及就业需求需要深入匹配。高校快速扩招、高等教育改革滞后导致学校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育质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变化,突出表现为招工难与就业难“两难”并存。面对快速变迁的技能需求,更长期的举措在于继续加快高等教育改革,提高入学率的同时更加注重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

(二)保市场主体应对周期性影响

在周期性失业方面,过去3年,全球疫情、国内疫情以及国际经济环境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并且经济主体一旦受到冲击,即便外界环境未来变好,其恢复仍然需要一段时间的时滞甚至最终难以得到恢复。疫情的后续影响叠加复杂多变的经济外部环境,不可避免波及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就业带来较大影响。当前国内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多重压力。部分行业企业用工需求减少,企业稳岗压力有所加大。特别是就业吸纳能力大的部分行业,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旅游等行业复苏缓慢,恢复招聘需求还有一个过程。因此,推动经济加快发展,保市场主体是稳就业的基本盘,也是当前保障民生的重要抓手。

(三)针对性瞄准就业重点群体:大学毕业生

在就业问题方面,重点需要关注青年群体的就业,特别是大学毕业生群体的就业问题。16-24岁群体的失业率长期保持高位,今年高校毕业生将再创历年新高。作为此前几年吸纳毕业生主力行业的教培、互联网等往年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具有传统“蓄水池”作用的行业表现疲软。而大学毕业生作为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群体,更多对应新增就业机会。在经济主体尚未完全恢复时,对存量就业尚可能有冲击的时期,大学毕业生所对应的新增就业机会更是明显受挫。重点瞄准、保证、支持大学毕业生群体就业同时也是促经济长期发展的内涵所在。

四、化解就业压力的具体举措

如前所述,化解就业压力需要瞄准市场主体的企业和劳动者两个方面,同步实施缓冲性的短期举措与根本性的长期对策。包括直接纾困措施和更加全面的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扶持政策等经济手段以及构建更全面的人力资本积累体系,此外还应辅以针对就业重点群体构建就业缓冲带。具体如下:

(一)对企业实行更全面的直接纾困措施

对企业实施减费降税等更加全面的直接纾困措施。中小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是中国经济构成中最具活力也是就业吸纳能力最强的成分。急切需要探讨更大范围的“减税降费”以及“缓税缓费”政策出台,包括税费适当减免和缓交、社保上缴额度和时限弹性处理、鼓励给予困难企业一定的房租减免、薪资补贴等等举措。综合用好资金补贴、税收减免、社会保险费缓缴等政策杠杆,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激励更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吸纳就业。

(二)发挥宏观经济政策对高质量就业的促进作用

企业是经济活动以及就业吸纳的主体。传统发展模式下,就业支持政策聚焦于对大量同质性低技能劳动力托底性质的支持和保障。而在新发展阶段,可期望更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在劳动需求侧发挥对就业的促进作用。除了针对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直接纾困措施以促成其对就业的吸纳外,更应广泛探索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促进政策,全面鼓励和促进企业转型发展和创新行为,以一揽子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乃至扶持企业转型创新的产业政策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创新经济的形成进而对高质量就业的促进。

(三)重振稳定市场主体的预期和信心

“信心比黄金重要”。一般来说,更加稳定、细致、具体的举措往往比不断变化、随时调整的举措更加有利于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开展。随着一般经济形势走向和政策方向更加明确,可期待加快制定保市场主体一般的指导性原则和更多细则,给市场主体更多充分明确的预期和更加稳定的信心,推动经济加快恢复,加快市场主体对就业的吸纳,依托更稳定的政策环境促进经济向好发展。

(四)构建校园到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缓冲带避免短期就业冲击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尤其困难,是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的集中体现,其与劳动力市场的初次就业匹配的摩擦性失业时间延长,为避免这一过程最终演化为长期深层次结构性失业,需构建校园到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缓冲带。对此,可建立大学生离校后相关服务体系,继续提供图书馆、自修室、就业指导等服务,为毕业生适应劳动力市场或继续升学备考提供稳定环境;创造大学生就业蓄水池,在扩招公务员指标和研究生招生指标等传统领域的潜力空间式微的条件下,探索匹配大学生技能和人群特征并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兴领域及相关岗位。

(五)前瞻性的教育顶层设计刻不容缓

最后,更长期的举措在于加快教育体系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具有前瞻性的顶层设计,提高入学率的同时更加注重教育质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面对快速变迁的技能需求,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应该建立在科学预测未来劳动力市场专业需求的基础上。要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统筹通识教育、专业性教育与技能性培训的内容和构成,依托发展经验、大数据信息和先进数字技术预测行业发展及其对于人力资本的需求方向,制定更加全面精准细致的专业招生和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培养创新型和实践型人才。


上一条:郑春荣:地方政府未来拿什么偿还地方债

京ICP备130033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743 图书出版许可证 (署)图出证(京)字第059号

Copyright 2016 经济日报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东街2号院6号楼710室 举报邮箱:edpbook@126.com

举报电话:010-63567684